- 都會現代教會之設計-清爽、明亮又溫馨的大湖主恩堂
教會地點位於內湖大湖捷運站,大湖公園附近。2011年底,李牧師來到這裡牧會,與二十幾位會友開始新教會,在開拓之初,教會空間設計的過程,也是建立會友對未來這個屬靈大家庭的需求與機能想像。
基地位於住宅大樓的二樓,作為一個都會型的教會,如何營造一個可以全心敬拜神的神聖空間?如何在敬拜時的聲音問題上與社區和平相處?都是首要面對的問題。於是採取隔離的手法,將大堂空間的對外窗全部封閉起來,鋪上隔音板,吸音材,避免敬拜歌唱時對鄰居會產生的噪音問題,也因此讓會堂空間可以有效控制的光線,進而營造寧靜的氣氛。藉由斜板造型的天花,讓折射出來的光線產生多道層次效果,一階一階漫射出的光源,讓人踏入這個會堂彷彿有一步一步洗滌心靈的感受,也是讓自己沉靜在神面前的開始。
在材質選擇上,除耐燃、防火等綠建材,講台背後使用薄片石板的材質,象徵著聖經的話語:紮根在磐石之地,有根基的意思;十字架則使用原木質感,乃是耶穌受難時原有的材質,再以背光的方式呈現。在座椅上,捨棄長條木椅,而以單張獨立式的椅子,增加多元性使用,平常串聯在一起,需要時可以收起來,將會堂變成為大型活動空間使用。這樣的椅子也方便保養、維修及單張替換。
傳統的教會講台,會有極大的受洗池,但是現代化的教會,考量到舞台使用的功能性,將受洗池藏在講台下,需要時可揭板而起。講台空間因而釋放出來,可供社區作為表演、街舞使用,讓教會的舞台也變成是屬於大家的,亦拉進教會與社區的關係。
由於教會面積大,約有160坪,平常週間人少時需要管制空間,控制人員進出,避免產生治安死角的問題,因此在走道設有一拉門,以縷空的手法設計兩個十字架的造型,鑲嵌著清玻璃,由透空處的採光增加空間的神聖感,可知道背後通道是否有人員的活動,也可於管制時間上鎖。
除了大堂之外,共規劃有三個大中小間的兒童主日教室,與會堂隔了一個走道,避免聲音產生干擾,三個教室彼此也有間隔,可單獨使用。最後面是餐廳和廚房,由於會友許多是媽媽,喜歡用煮菜的方式服事神,讓會友在主日之後可以享用愛宴,因此廚房被規劃得很大,讓很多人可以來同工,在互動中看見合一。另外廚房前還設有一座吧台,可以作為出菜台,這也是主日結束後,會友可以活動的場所。
回到教會前半部,在會堂的入口的奉獻箱是設計重點。每個教會都需要有會友的奉獻,怎麼去呈現是個課題,在會堂的入口預留盤旋空間,乃是會友們散場時會停留的點,奉獻箱跟門片作一個整體結合,不但較美觀,也具有一致性,奉獻箱也具有展示櫃的功能,格子櫃置放袋子,寫好後可集中投入底下的櫃子,有教會人員才有鑰匙可以開啟奉獻櫃。門片,則以玻璃與木片拼排,具有透空性,但又營造莊嚴感,作為進入會堂空間的媒介。
設計師本身對教會的熟悉,反映在許多貼心細節上,由於主日學是教會很關鍵的活動,老師對於放文具和紙的需求很高,一般教會卻往往缺乏專門的置物空間,因此設有兒童主日學專用的櫃子,因此頂端設層板,可以放大型的紙,內側提供相當多的抽屜,可放剪刀、膠水等美勞工具,內部設有獨立開關的電燈,旁邊也預備擺放梯子的空間,讓使用者方便拿取高處的物品。
最後,回到整個教會的入口,入口規劃為交誼廳空間,平常也開放給社區居民使用,可作為媽媽教室,或舉辦小型講座,由於希望社區的人第一次接觸教會,就有一個溫馨的第一印象,因此設置書 報架、展示櫃,讓一般民眾上來,就感受到教會是個可以放鬆的空間,讓人可以在這裡看報紙,停留與休息,營造舒服的感受。
在都會城市化的環境中,如何建立一個屬靈的家? 以新的風格,吸引這世代的人,去教會,主要是從環境的改變開始,大湖主恩堂,以家庭會友為主,期盼也在社區一角,成為令人沉靜心靈的角落。